DB33T 919-2014 光皮桦栽培技术规程

ID

D0C03EB286334685BABCA8973CE37FF5

文件大小(MB)

0.5

页数:

11

文件格式:

pdf

日期:

2014-6-25

购买:

购买或下载

文本摘录(文本识别可能有误,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,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):

ICS 65.020.20,B05,DB33,浙江省地方标准,DB 33/T 919—2014,光皮桦栽培技术规程,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cultivation of Betula luminifera,2014 - 03 - 20发布,2014 - 04 - 20实施,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,DB33/T 919—2014,I,前 言,本标准根据GB/T 1.1—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,本标准由浙江省林业厅提出,本标准由浙江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,本标准起草单位:浙江农林大学、浙江省林业种苗管理总站、浙江省开化县林场、庆元县庆元林场,本标准主要起草人:黄华宏、林二培、童再康、骆文坚、樊民亮、朱玉球、吴小林、徐金良,DB33/T 919—2014,1,光皮桦栽培技术规程,1 范围,本标准规定了光皮桦的种子采收和贮藏、苗木培育、苗木出圃、造林、抚育管理及档案管理等技术要求,本标准适用于光皮桦的培育,2 规范性引用文件,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。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。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其最新版本(包括所有的修改单)适用于本文件,GB 2772 林木种子检验规程,GB 7908 林木种子质量分级,DB33/T 179 林业育苗技术规程,DB33/T 653.2 林业容器育苗 第2部分:技术规程,3 种子采收、贮藏及处理,3.1 采种母树,选择生长健壮、无病虫害、树干通直、树龄20年以上的优势木为采种母树。建有种子园和母树林则优先采用,3.2 种子采收,在果序为浅黄色或2/3变黄时,在地上铺采种布,用高枝剪采摘果序,3.3 种子贮藏,将采集的种子及时摊放在阴凉通风处,自然干燥3~5天后收集种子,在0℃~5℃下贮藏,3.4 种子消毒,播种前,用0.3%~0.5%高锰酸钾溶液浸种1~2小时,清水冲洗干净,4 苗木培育,4.1 大田育苗,4.1.1 圃地选择,选择农田或新开荒地,交通方便、地势平坦、土层深厚、结构疏松、富含有机质、排灌方便的壤土、沙壤土,pH 4.5~7.5,不宜选用连作地做苗圃,DB33/T 919—2014,2,4.1.2 苗床,4.1.2.1 整地通常在秋季深翻25 cm~30 cm,翌春浅翻细耙。在整地同时,施入腐熟的基肥2000~3000(kg/667m2)或复合肥30~50(kg/667m2),用高效低毒广谱杀虫杀菌剂均匀翻耕入土,4.1.2.2 圃地平整后作苗床,床面高一般为15 cm,宽100 cm~120 cm,东西向, 床面呈龟背形,长度依地形地势而定,步道宽40 cm,四周开排水沟,要求畦沟浅,围沟深,4.1.3 播种,4.1.3.1 种子质量,种子质量应达到GB 7908规定的合格种子标准,种子质量检验方法按GB 2772规定执行,4.1.3.2 播种时间,光皮桦种子宜随采随播,也可将种子贮存在0℃~5℃冷库中待来年开春再播,4.1.3.3 播种量,播种量为1 kg/667m2~1.5 kg/667m2。播种前用适量湿润细锯末或细沙与种子充分拌匀,4.1.3.4 播种方式,采用宽幅条播,行距10 cm~15 cm,播幅5 cm~10 cm,播种时先稀播后补播分多次进行,4.1.3.5 覆土,播种后及时用0.5 cm孔径过筛的火烧土或圃地原土或黄心土盖种,覆盖厚度以不见种子为度,不可过厚,覆土后及时雾喷至苗床充分湿润,4.1.3.6 搭拱棚,覆土后搭建小拱棚,用塑料薄膜覆盖,两边通风。待苗木长出5~6片真叶时揭去塑料薄膜,4.1.4 苗期管理,4.1.4.1 水肥管理,4.1.4.1.1 在芽苗时期,忌大强度喷水,防止叶片粘土,否则容易烂苗,但苗期需始终保持土壤湿润,田间无积水,4.1.4.1.2 当苗木长出真叶,进入速生期时开始追肥。通常情况下氮、磷、钾复合肥浓度为0.2 %~0.5%,每20天浇施1次,9月下旬后停施追肥,10月中下旬可喷施0.2%~0.5%的磷酸二氢钾溶液2次。有条件的地方可施用稀释的腐熟人畜肥,4.1.4.2 遮荫,出苗后即搭建透光度为20%~40%的遮阳棚,两边通风。在苗木培育期间晴天遮阳,阴天揭网,4.1.4.3 除草,以“除早、除小、除了”为原则,人工拔草为主,避免伤及幼苗,4.1.4.4 间苗,DB33/T 919—2014,3,当苗木长出5~6片真叶时进行间苗移栽,补植空缺苗床,间苗次数根据发芽率和幼苗数量确定,最后一次间苗在8月中下旬结束,定苗密度为每平方米80 株/m2~90 株/m2,4.1.4.5 炼苗,当年9月底逐步揭开遮阳网,增加光照时间和强度,逐渐减少喷水量,喷施少量硼砂,4.2 容器育苗,4.2.1 育苗设施,容器育苗应具备有调控光、温、水、气等设施,包括温室、大棚、遮阳棚、喷灌、喷雾等,4.2.2 苗床,芽苗苗床和容器苗床均按照DB33/T 653.2执行,4.2.3 移栽容器,以规格为4.5 cm×10 cm的轻基质网袋作移栽容器,移栽前将灌装好的轻基质网段用 0.15%高锰酸钾溶液浸泡4 小时以上,使基质充分吸水膨胀并消毒灭菌,然后将其切成10 cm长的透底容器,整齐地装入专用塑料托盘备用,4.2.4 基质,以东北泥炭70%~60%+腐熟透谷壳或珍珠岩30%~40%+长效控释肥2 kg/m3作栽培基质。基质消毒按DB33/T 653.2执行,4.2.5 播种,播种时间、覆土和搭建小拱棚按4.1.3执行。播种方式采用撒播,播种量为2 kg/667m2~2.5 kg/667m2,4.2.6 芽苗期管理,出苗后即搭建透……

……